上一页|1|
/1页

主题:上海之心认为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经济滞涨的困局

发表于2008-06-13
 
我个人判断,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发展很有可能逐渐进入“经济发展速度降低、通货膨胀加剧”的不良局面。而且这种局面一旦形成,必将持续很长的时间。
 
1.        已经持续了连续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今后恐怕难以继续维持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经济增长正呈现出逐步、缓慢降低的态势。
 
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无非是两个:增加出口和扩大内需。人民币兑美圆汇率今日已经突破1:6.90,持续的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率降低。虽然5月份单月顺差仍然有200亿美圆之巨,但已经呈现逐月走低趋势。内需方面,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大型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再大规模地投资基建只会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经济学效应。地震灾区重建不过是小范围项目,无关大局。唯一可以冀望的是提升国内居民消费。但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一片风声鹤唳,A股指数被腰斩,老百姓对经济发展前景疑虑重重,居民消费应会更加谨慎。
 
2.        自2007年以来,通货膨胀局势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CPI 指数始终徘徊在8%左右,即使如此,这还是剔除了房地产价格增长、教育和医疗费用增长后的修正数据。如果统计口径更加宽泛一些,近几年的CPI综合指数应该远在越南的20%以上。国际农产品、有色金属和石油价格不断走高,这直接导致国内相应下游产品价格走高。虽然目前成品油价格仍然由国家发改委控制,但是这种局面料想也不能持续太久。
 
在产品成本全面上涨的前提下,通货膨胀是无法被控制的。纵然中央银行又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提高到了17.5%,事实只会再一次地证明如此僵硬的货币政策必然失败的结局。在当前情境下,试图以提高存款准备金来压缩市场流动性,从而冲抵通货膨胀,“很傻很天真”。
 
那么,在宏观经济发展不容乐观,通货膨胀局面没有改观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该如何应对呢?我想对策其实很简单,不外乎如下三条:
 
1.        丢弃幻想,直面现实,生存是第一要义。当前和今后局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神仙也躲不过。
 
有项目也有资金的,应该加速项目开发,迅速回笼资金,然后静观其变,再伺机出动;
没有项目而有资金的,日子最好过,不用操心,安心睡觉;
有项目却没有资金的,最好的出路是项目转让或者共同开发,硬扛是扛不过去的;
没有项目也没有资金的,那就哪里凉快哪里玩去,看看人家热闹就可以了。
 
2. 融资远比拿地重要。手里有现金,才能够继续项目开发,才能够乘火打劫,否则纵有一片好地,也是白搭。
 
要开动所有资源来找钱,必要的时候需要借助于专业的财务顾问公司。
这年头就两种人多:专家和骗子,大多数时候这两个名词是同一个意思。凡是条件对你有利,融资计划太顺利的方案,那肯定是一个骗局,小心为上。
 
3.大规模的房地产企业洗牌即将开始,小的开发商现在应当仔细考虑退路。
华尔街有一句话:“当你觉得是个坏消息时,它的后果往往比你想象的还要坏”。乘着手里还有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晚退出不如早退出。
 
经济滞涨的可怕后果,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被一再重演: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升高,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和中国人都没有也不愿意去做任何负面的思想准备,但愿我的判断被未来的事实证明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错误。
 
当然,如果这一次的经济发展困境能够被克服度过的话,那可能真的要应了PWC的《2050世界经济发展报告》中的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2025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房地产市场的又一轮井喷则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2050.....
发表于2008-06-13
面对现实吧!
发表于2008-06-13
 经济问题需要协同完成!
发表于2008-06-13
 经济滞胀啊~
难办
发表于2008-06-13
 上海经济发达
抗跌能力强啊
丽水就不行了
发表于2008-06-13
 
发表于2008-06-13
 经济问题要跟着国家走滴!
发表于2008-06-13
 经济还是会调节好的,相信国家!
发表于2008-06-13
 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