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巴桥说房之,建大城市就是为了平抑房价

发表于2008-06-13
 在人居杭州网的论坛里,经常可以看到网友对大城市的各种议论与对大杭州的前景展望。
 除了一些专业的业内人士,那些活跃的网友经常可以分为两类,“空军”和“多头”,前者往往认为郊区的入住率还很低,楼市的冬天即将到来,而后者却是在较低的入住率中看到了 那只“非洲的皮鞋”,“非洲的皮鞋”意味着楼市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与远大前景,开发商的房子只要经过策划和推销就不愁卖不掉。
 郊区的入住率不尽如人意,是真实的,郊区的市场空间很大,也是真实的,但为什么同样是真实的市场调研结果,却会引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呢?
 原因或许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大城市”。有很多资料说明,我们正在反思城市病,反思大城市的营运模式,反思许多城市的盲目扩张之路。但这种反思,并不是完全的拒绝城市化,拒绝大城市。
 事实上,在国内规划界,就一直有声音认为我们此前的城市规划一是妨碍了大城市的产生,而大城市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二是城市的居住圈与就业圈过于隔离,人为地增加了交通与时间成本。最近,学术界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模式,正是对国内外城市发展与营运模式的反思与创新结果。
 “空军”们往往会为这个不断扩大的城市的住宅成交情况与入住率担忧,但事实上,某个楼盘卖得好不好与入住率高不高并不与市中心的距离有着必然的关系,有些郊区楼盘卖得很好,而有些市中心楼盘很可能会陷于“汤臣一品”窘境。“空军”一直希望房价能够下降,但如果不拉大城市半径,不扩充房源的供应量,要把房价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已经很难,更不要说下降了。
 “多头”们认为每一片新区都是热土也只是一个幻景,不仅仅是因为现实有很多深耕郊区的开发商依旧蓬头垢面,发展得不是很好,而是因为当城市的半径越来越大,似乎能够成为热土的郊区越来越多,郊区与郊区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郊区的房价上涨幅度其实是越来越缓慢。
 对于市民来说,“大城市”最大的作用无非是两个:尽可能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财富、信息与娱乐方式,尽可能为市民接触这种高密度城市生活降低成本。
 这种成本既包括交通、时间,也应该包括房价。






饿~
发表于2008-06-13
 平抑房价。。。
没啥好说的!
发表于2008-06-13
 城市应该是推动房价!!!!
我靠!
发表于2008-06-13
 大城小爱
大城才会促进房价上涨呢
发表于2008-06-13
 说吧
无聊
发表于2008-06-13
 
发表于2008-06-13
 被打败了
没头脑完全
发表于2008-06-13
 房价不是这个说了算
发表于2008-06-13
 。。。
上一页|1|
/1页